找到相关内容1069篇,用时4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宗喀巴止观思想管窥

    误入歧途 。  一、 止观的体性  “止”,是梵语“奢摩他”的意译。能将心安住于所缘的对象、丝毫没有散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、并由此而产生身心的和喜悦就是止的体性和内涵。  如《解深密经》中说:“即于如是善思维法,独处空闲,内正安住,作意思维,于此能思维心,内心相续作意思维,如是正行多住故,起身及心,是名奢摩他。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。”止的成就是由内摄心光、相续住于所观对象而达到的,并...

    喜饶嘉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34158736.html
  • 少林寺打禅七(一)

    以前几次请开示我都没有去,而且慧通老和尚也发话说这不要去那不要去,我就理所当然地不去了。第六个七的时候我越坐越舒服,有的时候还会升起的感觉,头脑非常的清晰,腿子软得要化了一样,背上的疼会从头顶上...天的午四支香他又急急忙忙交代维那师说大家都要去请开示,没有办法那天也只好去请开示,找了一个问题去问他。这样就问他在有点的时候是应该提话头还是维持,他就问我你参了多长时间了,我说一年多快两年了。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|少林寺|禅七|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2/0014547149.html
  • 见好不求难

    出现于人间,我要追求财物,倒不如去追随佛陀,因为佛陀有取不完的解脱的法财。所以,我想我还是去追求佛的真理比较好。”他喃喃自语地,边走边说,离国王而去了。   国王听到世间有位觉者,心中一震,“对呀...善于观机逗教,甚至用婆罗门乞士的形态去接近国王,以种种方便法,三番两次地乞求财物又归还,这就是智慧的引导,这位国王终于被度化了。   弃欲无贪最   佛陀常说:“人生求无止境”,所以“见好不求难...

    朱珠

    |福报|命运|解脱|贪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09404036904.html
  • “东林佛七”采访综合报道

    东林寺49天佛七,已经进行了大半,究竟效果如何,让我们倾听一下,各位参与同修的心声。  我采访到的行者普遍反映,虽然庐山的天气多为潮湿,阴雨,但参与佛七人的心是温暖的。  首先,在东林寺感受到了净土宗祖庭严谨、庄重的道场氛围。各位参与者,莫不在这个环境中,约束了自己的身心,涤荡了红尘当中的垢染。各人在不同程度上转化了以前的习气,获得了法喜与。  其次,东林寺为佛七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周全...

    安心

    |东林寺|佛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1/1856132471.html
  • 丛林学院女众学部禅七修道

    清明、身心健康。永本法师也举出止观法、数息法、念佛持咒法等三种禅修方法,与收心、摄心、安心、无心等「四心」的禅定过程,引导同学进入的禅修法乐中。最后,永本法师以「少看少听少烦恼,少言少论耳根净,少...

    佚名

    |禅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4/08401022221.html
  • 云上金顶 喜迎八方来客

    屹立于金顶之巅的十方普贤菩萨圣像,安详的面容、慈悲的眼神,俯视着这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。无论你来自哪里,来自哪个岗位,在普贤菩萨的慈悲摄受下,感觉到是内心的宁静、和谐和自然,感觉到的是,自在和放下,...

    佚名

    |金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10/09332130217.html
  • 台湾省高雄市信彻禅寺每周五举办礼拜八十八佛法会

    法师领导供修礼拜八十八佛 信彻禅寺方丈彻宗法师开示礼拜八十八佛缘起 信众至诚礼拜八十八佛 信众至诚礼拜八十八佛   高雄信彻禅寺每周五,均有供修礼拜八十八佛法会,信彻禅寺方丈彻宗法师开示说,取相忏中,至诚礼拜八十八佛,最为殊胜,最为简便,亦最常用,极易感应,得见瑞相,身心,足以证明,罪灭障除,堪可进功,修行办道。   信彻法师彻宗法师指出,清朝的道霈法师,从小拜...

    佚名

    |礼拜|法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12/13124832754.html
  • 那般那念之修习

    这时候的境界称为无功用三摩地,或是相似奢摩他。至于具身、心堪能性,能今修习者见法、度疑之正奢摩他,则是由相似奢摩他继续增上,以达俱有心及心所引发之身等二种之境界。由于三摩地之增长,亦即...缘起的本质,从而解开系缚生死的结,达到解脱的境界。然而对于四念处之修习者言,除了对身、受、心、法的敏锐观察之外,还要进一步的增长三摩地,以至具有洞悉诸法之能力的地步。本文所要叙述的那般那念之修习,由于...

    萧长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3944772.html
  • 生命的着力点——觉醒

    每个细胞无形中也提升了抗体,感恩的柔软心也就油然生起,这有多自在啊!在此愿与大家共勉励之,生命始终都是那么的真实与美丽,努力吧! 落日余辉依然是美景,在生命中它是那么的辉煌耀眼,但不刺眼,没有黄昏...

    常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2248087.html
  • 慈觉禅师坐禅仪

    闲静处厚敷坐物,宽系衣带,威仪齐整,然后结跏跌坐,一切善恶都莫思量。念起即觉,觉之即失,久久忘缘,自成一片,此坐禅之要术也。窃为坐禅乃安乐法门,若善得此意,则自然四大,精神爽利,正念分明,法味资神,...法华经》云,在于闲处修摄其心,住不动如须弥山,是知超凡越圣,必假静缘,坐脱立亡,须凭定力。一生取办,尚恐蹉跎,况乃迁延,将何敌业。故古人云,若无定力,甘伏死门。掩目空归宛然流浪,幸诸禅友三复斯文,自利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62063082.html